第一百七十章 之前想简单了_韩四当官
全本小说网 > 韩四当官 > 第一百七十章 之前想简单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七十章 之前想简单了

  潘二楞了楞,喃喃地说:“交情交情,是交出来的人情。吉老爷、敖老爷和江老爷、王老爷他们看得起我们,是因为跟我们相交了这么久。要是没相交相处,只有一两封信,他们一样不会把我们当回事!”

  “嗯。”韩秀峰点点头,又指指进士名录:“其实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全在京城,全离家那么远,不管咋说全是同乡,可以相互帮衬着,有份乡情在里头。再就是不来京城不晓得官小,他们在老家是高高在上的举人甚至进士老爷,但在京城却算不上啥。

  尤其内城的那些个旗人,随便拉住一个都可能是三四品,给人挑水打杂的都可能是‘黄带子’或‘红带子’。总而言之,到了京城我们的身份跟他们差得也就没老家那么远,跟他们相交不算高攀,他们与我们相交也不算丢人。”

  “四哥,你这话说在点子上,要是老家别说他们这样的官老爷,就那些个秀才的眼睛也长在脑门上,平时都不带正眼瞧我们的!”

  “所以说这信不写也罢。”

  潘二下意识问:“可乡贤祠不能没乡贤,你不写,吉老爷又不写,那让谁去写?”

  韩秀峰沉吟道:“信还是要写的,不过不是给那些先贤的后人写,而是给顾老爷写,请顾老爷帮着联络。况且这个章程也是草拟的,除了敖老爷的堂伯敖右贤,哪位先贤入祠,哪位先贤不入,请顾老爷帮着拿主意。”

  “这倒是个办法,可这么一来吉老爷会不会不高兴,毕竟你们已经说好了。”

  “吉老爷有座师房师,有同窗同年,现而今又是翰林院编修,根本不在乎这点人情。让我写纯属一番好意,他晓得我是冷籍,晓得我韩家想真正翻身离不开老家的那些士绅,想借这个机会让老家的那些士绅认可我,接纳我。”

  “四哥,这话啥意思,你只要做上官你韩家今后三代子孙不就成暖籍了吗?”

  “没你想的这么简单?”

  潘二糊涂了,一脸不解地问:“我咋又想简单了,你以前好像就是这么说的!”

  韩秀峰轻叹口气,苦着脸解释道:“我以前是这么说过,说起来是我之前把这事想简单了。以为只要我韩志行做一任官,我韩家今后三代的子孙只要用功读书,就能科举入仕。其实没那么容易,就算我做过官,那些廪生要是不给我韩家子弟作保,我韩家子弟不管书念的有多好也考取不了功名。”

  潘二以前只晓得秀才,并不晓得秀才也分三六九等。

  读书人通过县试,府试之后还要通过院试才能称之为秀才。而秀才中的一等者为廪生,不但每月能从县学或府学领廪米津贴,而且只有他们才能为应考的童生具保,以防身家不清或冒名顶替等弊。

  想到这些,潘二不解地问:“四哥,你只要做过官,他们凭啥不给你韩家子弟具保,大不了给他们点银子!”

  “寒门出贵子谈何容易,一个家族想翻身更不容易。”韩秀峰再次指指面前的进士名录,无奈地说:“本来我也不晓得,直到前段日子才晓得科举名额是有限的。大清立国之初,全川举人限额六十名,后经过历任总督多次争取,才增至现而今的七十名。而生员一样有定额,约为举人定额的二十倍,全川定额一千九百六十六名,乍一听似乎很多,可分到各府就没多少了。”

  潘二一样想光宗耀祖,一心想让他家两个娃读书,急切地问:“我们重庆府多少?”

  韩秀峰翻出一张从省馆抄来的四川各府生员定额清单,念道:“成都府二百六十五员,叙州府一百五十四员,潼川府一百四十七员,顺庆府一百三十七员,保宁府一百二十六员,我们重庆府仅次于成都府,生员定额一百九十八员。茂州、石柱厅和松潘厅定额最少,分别为十七、六和四员。”

  “全重庆府拢共只有一百九十八个生员名额,这么说一个州县一年只能考上十来个?”

  “不是一年只能考上十来个,而是每三年只能考上十来个!”

  潘二醍醐灌顶般明白过来,紧攥着拳头恨恨地说:“我晓得他们为啥不帮普通人家的子弟具保了,因为秀才名额就那十几个,去考的人多了他们自个人家的子弟就不一定能考上。而朝廷又规定想考就得找他们具保,所以他们就死死卡住门槛,进都不让别人进,肥水不流外人田。”

  “有些廪生还是愿意给人普通人家的子弟具保的,可只有一两个廪生具保不够。而且他们真要是给寒门子弟具保,或者收银子给人家具保,就会得罪本地的其他士绅。论到他们家子弟要考时,就没人帮他们家的子弟具保了。”

  “四哥,我算明白了,啥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还有啥寒门出贵子,原来全是骗人的!别的不说就说敖老爷家,已经传了多少代,已经出了个多少秀才、举人、进士?生员名额全被他们这些名门望族给占了,普通人家的子弟连考的机会都没有,寒门咋出贵子?”

  “富不过三代这话其实没错,只是被断章取义了。”

  潘二低声问:“咋没错?”

  韩秀峰起身道:“孟子曰: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山东曲阜孔家是孔圣人的后代,人家是道德传家,所以传了一代又一代、一朝又一朝。荣昌敖家是耕读传家,所以也传了一代又一代。富不过三代指的是你们潘家这样的人家,你家现在是有点钱,将来你爹不在了,你们三兄弟一分家还会这么有钱吗?”

  “不行,我不要富贵传家,我也要耕读传家!”

  “谁不想,”韩秀峰一边示意他磨墨,一边笑道:“我是巴县人,我韩家子弟将来一样是巴县人,用不着去求其他州县的士绅。不如把乡贤祠这人情给顾老爷去送,而我韩家只要与顾家交好也就足够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bxs123.com。全本小说网手机版:https://m.qbxs123.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