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东林逆党袁崇焕!_铁血大明1625
全本小说网 > 铁血大明1625 > 第五百一十章 东林逆党袁崇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一十章 东林逆党袁崇焕!

  能大慈大悲加特林,谁会乐意去搞什么低端火器?

  之所以在京师的时候朱由校要努力的把核心技术压在自己手里绝不外流,主要是因为那北京城他住着不安心。

  历史上一个个在京师暴毙而亡的君王都在告诉朱由校,最安全的地方,也同样是最危险的地方。

  可是辽地不一样。

  饱受建奴蹂躏的辽民,跟大明内部那帮承平日久,忘了忘战必亡铁律的达官贵人们不一样。

  也跟大明内部那些被忽悠过了头,宁愿当高门大户的狗,宁愿交出自由去当和尚道士的人不一样。

  本来就是读书人们的触手触之不及的辽地百姓,尚且能有着这一份信任,这一份希望。

  只要自己能够拯救他们于水火当中,只要自己能够一直赢下去。

  只要自己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只要自己能够切实的让辽地生存环境得以改善。

  那么辽民就会是自己最为坚定的簇拥。

  自打一开始,朱由校就不觉得京师会是自己的基本盘,不是经过自己双手建设,不是经过自己的军队打下来的基本盘,那能叫基本盘?

  在北京城的朱棣是永乐大帝,可在北京城的朱由校可不觉得,自己就能平白无故的当上天启大帝。

  就连嘉靖帝在睡觉的时候,都差点被宫女勒死。

  就连上朝前雄赳赳气昂昂的光宗朱常洛,自己的便宜老爹都能在第二天直接暴病。

  那北京城的上空,是否会有不甘的帝王之魂咆哮都未可知。

  朱由校又怎可能在百官经营百年的京师里,把自己的东西全部掏出来?

  说白了,朱由校可是在京师里亲自经历过匠人刺杀的。

  就连工匠,都觉得天子是恶人,任用奸佞而不是君子忠臣!

  这让朱由校怎么去相信那京师里的人们?

  说白了,三人成虎之下,天底下没有人是清白的。

  不论百官还是商贾亦或者寻常百姓,天知道他们到底勾结到了什么地步,到底又盘枝错节成了什么样子。

  可辽地不同,辽地自打成化之后虽然说近百年没有大的战事,可一直小问题不断。

  李成梁上来了之后虽然大环境好了不少,可是李成梁是什么人?

  那是个军阀!

  虽然说李成梁听话,听朝廷的,可是更多的时候,李成梁就是那个“辽东王”,就差明目张胆割据一方了。

  收私兵,收义子,养寇自重。

  在李成梁的统治下,辽地百姓的幸福指数一直都是吊在一个崩溃边缘。

  只是说女真人统治比起李成梁的统治更差劲,所以辽地的百姓还是憎恨建奴。

  但凡女真人在自己治下对待百姓跟辽国时期辽国对待幽云十六州百姓一样,给一条活路,给个生路。

  大规模的逃民也就近在眼前了。

  没有觉醒国家意识,没有觉醒民族意识的这个时代,老百姓求的从来都不多,从来都只是能活下去。

  谁能让他们活下去,他们就愿意奉谁为主。

  所以在辽地已经确定有工匠之后,朱由校的心思就转变了。

  女真确实依旧需要留着。

  这是驱虎吞狼,这是日后大明有理有据吞并其他土地的这幅蓝图所必须的条件。

  可是这不代表着,辽地不能成为大明的军工厂!

  想要从农业社会踏入工业社会,从来都不是说说就行。

  是需要很多时间,很多人力,很多物力的。

  比起中原那些不愿意草率改变的人们,百废待兴的辽东,反而聚齐了达成改变的所有条件。

  毕竟辽地的百姓除了生命,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

  正是万众一心时!

  而且辽地的大环境也不像是关内那么混乱,至少辽地自己这个皇帝,在战败身死之前,是说一不二的。

  因为辽地地远,忠君的思想更加盛行,不像关内一样,早就被文人集团们掌控了喉舌,大肆散布三人成虎导致皇帝成了一个庙堂上的刻板木偶。

  文人集团说皇帝是圣君,那就是圣君。

  文人集团说皇帝是暴君,那就是暴君。

  而朱由校很清楚自己的民间口碑有多差。

  这可都是那帮文人们干出来的事儿。

  原主不过是喜欢玩玩木匠活,而且对朝政不太上心,更是对自己的奶妈有一点亲情观,就被传成了什么样?

  木匠皇帝,文盲皇帝,荒淫无度,龙阳之好。

  更是和乳母乱来!

  说白了任何一个小孩,从小到大就没见过自己亲爹亲妈几面,更多的时候面对自己的那些所谓亲戚,都是被亲戚欺负虐待,几乎可以说是奶妈养大带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谁又能真的做到完全无情,直接杀掉?

  原主可能不能说是个多好多圣明的皇帝,但是他身上的标签,其实大部分都可以撕掉。

  大字不识一个如何辩驳袁崇焕让袁崇焕无话可说?

  大字不识一个,又如何让晚年的万历皇帝看重,并且亲自让西李抚养?

  真的荒淫无度,有龙阳之好的话,那为啥天启帝是后宫的妃子多有怀孕而非客巴巴怀孕??

  只能说一个事。

  那就是文人集团实在是太会了。

  他们很清楚老百姓们对什么样的事情津津乐道,他们更是精通如何造谣生事。

  毕竟如果不会捕风捉影不会脑补,更不会造谣的话。

  东林党是如何在万历年间的那一众党派之中迅速脱颖而出,独霸朝堂的?

  关内的民情如此,朱由校很清楚不能一朝一夕就去改变。

  可是关外不同!

  这也是为何朱由校乐意让关外成为大明兵工厂的原因,一旦辽地大开发搞起来,辽民们就都有事儿干了!

  不会闲的蛋疼在战乱平息后,去听说。

  朱由校记得后世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都多大的人了?还听说听说的,没有亲眼见过亲身经历接触过就对一个人一件事下决定,是没脑子么?

  平息了心头思绪,朱由校看着面前目瞪口呆却没有动作的袁崇焕,手指敲了敲桌面道:“袁卿,愣着干甚?去给朕准备纸笔啊!”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才反应过来。

  袁崇焕怕不是觉得自己这是一拍大腿,不经大脑思考就说出来的吧?

  这丫的,该不会觉得这些古早期的火器想要改良很难吧?

  不会吧不会吧?

  可看着袁崇焕眨巴眨巴了眼睛,朱由校确定了。

  袁崇焕就特么这么想的!

  手臂一挥,朱由校就从自己的腰间掏出了一杆天启短铳。

  “袁卿,你可识得此物否?”

  这话一出,袁崇焕顿时全身一颤,点头道:“老臣认识!自然是认识的!”

  曹文诏那个蛮子手里就有一杆同款,袁崇焕哪能不认识?

  更别提曹文诏都快把那玩意吹成御赐宝剑上打昏君下打贪官了,袁崇焕自然是印象深刻。

  听着这话,朱由校点了点头道:“认识就好,朕弄出来的!”

  袁崇焕甩了甩脑袋,惊呼道:“啊?!”

  这个时候的袁崇焕你也可以说是惊涛骇浪。

  天启帝手里的天启短铳是天启帝弄出来的,这也代表着护龙卫手里的长铳也是天启帝改良的!

  生而知之者,就是这样不讲道理吗?

  在京城里折腾折腾木匠活,拾掇拾掇手艺活,就能改进军器了?

  工部那帮人,难不成都是酒囊饭袋吗?

  这么多年下来火器越发花里胡哨,就是一点战斗力都没提升!

  反倒是这少年天子弄出来的东西,一个比一个动静大。

  服了!

  我老袁服了!

  生而知之者不讲道理,老袁实在是没办法!

  打不过就加入!更别提天启帝本来就是自己效忠的君王!

  老袁一拍胸口道:“陛下!老臣马上来!”

  眼见袁崇焕这么积极,朱由校也揉了揉自己的面颊,让之前一直紧绷着都有点僵了的肌肉放松下来。

  “另外啊,你跟朕提的,日后但凡过了科举,有了出身的读书人全部需要参军这一点,朕觉得很不错。”

  “前宋陆游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本朝王阳明也说过格物致知,从实践中求真知。”

  “所以你提的这个事情,朕允了。”

  “不过此事还需要等朕回到京师,召集百官细细拟定一个章程才可以,贸然上台新的法律法规,这是行不通的,袁卿你觉得朕说的可对?”

  袁崇焕这时已经转过了身朝着门外走去。

  可就在朱由校话音落地的那一刹那,刚准备踏过门槛的袁崇焕猛的停下了脚步。

  天启帝这一招,用的确实是狠!

  而且一刀命中最重要的位置。

  一旦天启帝回京之后,将这事情公布出来,并且说出来是自己这个东林党人进言的。

  那么自己将彻底的和天启帝绑在一条船上。

  从今往后无数年的岁月中,自己都将会成为让文人参军这一点的首倡者。

  若是天启帝真的完成了心中理想,倒也就罢了。

  若是天启帝没有完成他的雄图大略,那么青史上,自己就会被彻底钉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文人集团的力量,身为文人集团中的一员,袁崇焕再清楚不过。

  更何况他隶属的团体,还是文人集团中战斗力最可怕的团体,东林!

  身后有着财阀团体的东林,所能控制的力量足够让一个人登上神坛,也能够让一个人遗臭万年!

  可下一秒,袁崇焕抬起来的脚重重的踏在了门槛之外。

  与东林为敌,有何惧哉?

  大丈夫当争名,可不该是辜负了身后那些寄予厚望给自己的百姓们的名!

  读书人没有任何实践,乍一登场就是一地主官,他们该如何去治理他们的地方?

  读书人从来没有见过杀戮,一入军队担任监军将官就可对一军指手画脚,他们又如何能够了解他们所做的决定究竟对是不对,会不会葬送那些信任他们,那些在他们的命令下慷慨赴战的将士?

  这对吗?

  这不对!

  固然读书人寒窗苦读数十载,只求一个出身,只求一个官位。

  他们付出了无数的时间。

  可是同样的,莫非乡野老农没有将他们的一生心血付诸在农事上?莫非将士们没有将一生心血用在武事之上?

  为何文人们轻飘飘的一句改稻为桑,不经考察不经接触就直接下令,根本不会去管这一片土地到底合不合适桑树成长。

  为何文人们轻飘飘的一句按兵不动,就能让麾下的大军们对友军袍泽的激战视若无睹,不去救援?

  还是因为他们没有实践过就能够做决定。

  这是错误的。

  官家给予这些人官身,让他们当官不是为了让他们谋取私利,而是希望他们能够代替天子牧守天下。

  所以两汉时有着州牧的官称。

  这些人当官只为了雪花银,那他们当官不就是欺上瞒下阿谀奉承?

  官商勾结,官匪勾结。

  这些,都是错误的!

  都需要否定!

  都需要纠正!

  大明朝的考察制度力度还是不够,毕竟光靠着东厂和锦衣卫,不足以督察天下!

  御史更加不行!

  御史们早已被权利和财物腐蚀了心智,早已和他们所代表的党派融为了一体。

  心念闪烁间,袁崇焕甚至还想到了一个法子,可以让天启帝对于天下的控制力再提升一分。

  那就是再额外弄出来一个部门,就负责监督天下!

  以便衣督天下,不穿专门的制服,也没有专门能够证明身份的东西。

  这些人的薪资俸禄,取决于他们做了多少事。

  就让他们去民间,采风!

  此时的袁崇焕已然觉得自己是大明朝的纠错能手!

  自己绝对不能容忍这样的错误继续在大明的土地上繁衍成长,因为这种错误,本就不该存在!

  已经打算成为改革先锋的袁崇焕自然也不会顾及什么身后名之类的事情。

  古来圣贤有多少顾忌骂名的?

  孔夫子被人骂丧家犬,孔夫子还不是成为了千古圣人?

  朱熹也有过扒灰的绯闻,可是朱熹还不是成为了圣人?

  我袁崇焕不过是想要天下读书人,奉行王阳明的行知合一,奉行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磨其筋骨!

  我有错吗?

  我没错!

  只要这种制度推行下去,只要维持住十年,天下的老百姓,天下的读书人,没准就会敬仰自己!

  因为读书人从军磨砺,能够让他们学到无数的东西。

  为什么?

  因为我袁崇焕就是这条道走出来的!

  今儿个我袁崇焕就是要当这个东林逆党了!

  如何?!

  更别提天启帝的这个性子,如果读书人不改变,那么没准天启帝就会下更加可怕的命令,勒令天下人改变。

  自己的这个倡导,未尝不是给了天下读书人一条新的出路!

  如果说朱由校要是知道袁崇焕的心路历程,没准会觉得感慨。

  难怪所有上位者都喜欢会脑补的部下。

  因为这些部下们,实在是太棒了,给上位者省了多少事啊?

  袁崇焕昂首挺胸,在门槛外转过身来,朝着朱由校坐着的方向恭恭敬敬拱手道:“老臣代表天下的所有读书人,谢过陛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bxs123.cc。全本小说网手机版:https://m.qbxs12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