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贬_苏厨
全本小说网 > 苏厨 > 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贬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贬

  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自贬

  此事的起因,是监察御史黄庆基贬官前还上了最后一道奏章:

  “窃谓仕至执政,富贵亦已多矣,然犹不守公忠,援引党与者,无它,乃欲擅权势而固宠利尔。

  浸淫日久,臣恐其不止于权势宠利而已也,陛下可不深虑耶?

  前日陛下罢黜程颐、刘挚、王岩叟、朱光庭、孙升、韩川辈,而后洛朔二党稍衰。

  然而二党虽衰,川党复盛矣。

  臣闻唐文宗之世,牛僧孺、李宗闵、杨虞卿之徒,交结朋党,遂乱天下。

  文宗至临朝兴叹,然终不能去也。岂非变诈百端,足以荧惑人主之听乎?

  若询诸近臣,则同类必曲为辞说,以上惑圣听。

  臣备位言责,愿竭孤忠,故不畏众怒,力为尽言。盖欲大臣守公正,小臣循分义,名器不假于人,威福不移于下,而后至治可期也。”

  这一轮弹劾在大苏眼里纯属莫名其妙,想来想去都想不通,最后将之定义为自己八字不好。

  为了不连累到仕途稳当的弟弟和德高望重的小幺叔,大苏决定离开朝堂,不再作为政敌的功击他们的“引子”。

  大苏的性格赵煦很喜欢,对于他的忠诚更是丝毫没有怀疑,而且说实话,大苏的礼部尚书做得很合格,年来和礼部相关的大事儿也不少,大苏料理得没有毛病。

  赵煦还是面无表情,只将黄庆基的弹章和大苏请辞的奏章转给臣下们商议,然后施施然地回到后宫。

  回到别墅,赵煦一头扎进厨房,将厨子赶了出去,自己动手做饭。

  孟皇后回来之后,见到赵煦这幅模样,倚着厨房门微笑道:“可是朝臣们又惹官家生气了?”

  赵煦说道:“太皇太后近日不思饮食,我记得幼时司徒曾经给我做过一道糊米粥,是开胃的。”

  孟皇后说道:“官家虽然是一片孝心,但是太皇太后的饮食,也该征询过太医们的意见才行,不敢武断。”

  “糊米粥可能适用于孩童,但是是否适用于老人,还是得医家方能裁定。”

  赵煦有些废然,终于停下了操作:“也是……”

  说完灭了火,过来扶孟皇后入厅中坐下:“姐姐你身子沉,坐下说话。要不要喝水?”

  这就又要起身去倒水。

  孟皇后拉着他不让走:“陛下这是有心事。”

  赵煦摇头:“黄庆基临出京前,还上了一道奏章,说是朔党已去,洛党稍衰,川党又炽。”

  说完不禁冷笑:“司徒说过士子朝官,今后多有‘卖人设’者,黄庆基,真此辈也!”

  孟皇后没听过这词,不绝讶异道:“何为卖人设?”

  赵煦不禁扯出一个笑容:“这是贺鬼头他们搞出来的戏剧名词,就是一部戏剧里的人物,需要先有设定,比如是忠是奸,是善是恶,之后的故事本子里,人物的言谈举止,心里边的想法,都要符合之前的设定,这样的戏剧才能让角色性格鲜明,让观众信之不疑,好看。”

  孟皇后聪明得很,闻言不禁莞尔:“司徒是说,官员们将朝堂当做剧场,一个个粉墨登场,都是在表演设定好的人物,其实本性到底如何,谁都不知道,都是为了……好看,是吧?”

  赵煦点头:“比如黄庆基,不就是在表演‘骨鲠’?然而演技拙劣,没得让人恶心。”

  “要说蜀党,皇后你说,最大的蜀党,是谁?”

  孟皇后迟疑了半晌:“司徒公忠体国,不羁去就,为相之初,即订去相之制。”

  “这就叫‘以身作则’,其实已经挖断了‘朋党’的根基。”

  “自古宰执,何人能及此?若说其为党,怕是有些……不公。”

  赵煦哈哈大乐:“姐姐想到哪里去了!我的意思是,按照那些人的算法,最大的蜀党,数过来数过去,难道不该是朕?”

  小妹崽花容失色,离座对着赵煦跪下:“此语如何出得君王之口?陛下当以天下人为心,岂可自列门类。传到外间,只怕后世有污毁陛下为昏君,更有辱蔑司徒为佞臣者。臣妾请陛下收回此语。”

  “好好好收回收回……”赵煦这下真吓得手忙脚乱,赶紧将小妹崽扶起来:“这不是夫妻闲话吗?放心,此话出不得这间屋子。”

  “我已将大苏的辞呈和黄庆基的弹章交给三省论列了,两人进退,自有国法。”

  孟皇后这才缓和了过来,嗔道:“陛下刚刚真是吓死人了。”

  “姐姐才真是吓死人了。”赵煦心有余悸:“以后有什么话就好好说,不可再如此。”

  “那官家先要答应臣妾,亦不可再如此。”

  “答应答应……”赵煦连连点头。

  孟皇后重新坐下来:“夫子这次,怕是去意甚坚,留不住了……陛下,朝堂自有法度,倒是不怕,反倒是太皇太后那里,不好交代。”

  赵煦叹气:“夫子声名太高,本身又洒脱不羁,不知韬晦,故而易为人所攻。其实我知道,他是坦荡人。”

  说完沉吟起来:“不过太皇太后那里,还真有些麻烦。”

  孟皇后思索片刻,说道:“不如这样,官家单独召见夫子,许于宝慈宫请问太皇太后起居,至于最后到底谁说服谁……就看天意吧。”

  赵煦对自家老婆的智慧不由得佩服备至,也对,这样的处理方法,是最好不过。

  辛卯,赵煦转达了太皇太后懿旨,命苏轼入宫奏对。

  群臣都是大惊,太皇太后抱恙之后,已经移养深宫,不再召见群臣,这番做派,摆明了是要拉偏架插横杠。

  苏大胖子只怕转眼就要发达!

  然而太皇太后和苏轼的奏对无人知晓,苏轼出宫之后也是神色自如,就在群臣以为自己猜准了的时候,内中却突降指挥,苏轼升观文殿大学士,然后……出知扬州。

  立刻就有人为大苏抱不平,左司谏虞策上书:“臣备位言职,朝廷进退大臣,宜有论列。而臣窃自念,轼于元丰年中曾荐举臣,在臣之心,诚恐近薄,有愧风谊,以此不敢入文字。臣之尸职,无所辞诛。乞除臣一小州差遣。”

  承接制书的翰林学士顾临也拒绝拟诏,上奏:“蒙赐诏书依旧供职,深沐厚恩。但苏轼外放之诏,臣不敢领。惟思国法有常,人言可畏,虽善恶之明无论,而愚臣之分难安。伏望圣慈亟加臣责罚,以绝小人之幸,以警在位之臣。”

  这才叫脑残粉,前者是说大苏是我崇拜的偶像,但是因为我是他举荐的,因此平时不敢亲近,现在朝廷贬他,我也不敢替他说好话,这是尸位素餐,请朝廷把我也贬了吧。

  后者说朝廷贬放大苏不明不白,善恶都没给个说法。虽然我们不敢说朝廷的不是,但是如果大苏是小人,那我自问就更应该算,所以这诏书我不敢写,也算是尸位素餐,请陛下把我也一起贬了,算是给大家一个警示罢!

  诏不允。

  但是不允有屁用,朝廷贬官,是需要翰林学士拟诏的,当年蜀党对抗洛党,就是大苏的翰林馆打程颐的御史台,整个翰林院,几乎都是大苏的粉丝。

  和大苏不对付的人也有,但是这些人的文才别说和大苏相比,就连和大苏的粉丝们相比,差距都老远。

  而且以大苏如今的声望,更是远超另一个时空的历史同期,加上皇帝和太皇太后的意思很暧昧,出外就出外吧,学士衔却还升了一阶,这算啥?

  真是无人敢接。

  好在大苏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诶,好像我也是翰林学士啊,这道诏书,我可以自己写啊!

  于是大苏文不加点,写就了一篇《升苏轼观文殿大学士依前礼部尚书出知扬州诏》:

  “门下:

  朕向以日中听政,夜分观书。虽禹汤求理之心,未尝敢怠;而黄老养性之术,颇有所亏。

  赖穹厚之惠康,蒙宗社之敷佑。善气来复,吉履以强。

  具官某。忠诚夙禀,谦恭自持。躬履五常之行,心游六艺之渊。

  讲策宸几,常思劝诲;进书翰闼,每喜增闻。

  于戏,邦国用光,天人助顺,康哉之庆,岂独在予。

  霈然之恩,庶均劬敬。往服兹宠,益慎尔声。

  擢观文殿大学士依前礼部尚书知扬州。

  可。”

  将自己用赵煦的语气给自己拟就的诏书交给门下省,大苏飘然离阙,下扬州赴任去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bxs123.cc。全本小说网手机版:https://m.qbxs12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